上海持續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取得實效
??“我們黨來自于人民。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始終同人民在一起,為人民利益而奮斗?!绷暯娇倳浽邳h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要把學習黨史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成效,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
??上海積極貫徹落實中央部署要求,認真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持續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取得實效。
??以上率下,傾聽群眾意見市民需求
??4月20日,市委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暨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會議舉行。市委書記、市委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組長李強指出,要深入調查研究,傾聽群眾意見,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切實滿足群眾工作生活中的具體需要。
??4月25日,李強前往舊區改造和城市更新地塊,訪民情察民意,深入聽取黨員、群眾的意見建議。李強指出,要在“實”字上下更大功夫,找準難點堵點痛點問題,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讓市民群眾更深切地感受到上海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的實踐成果。
??市委以上率下,全市各級黨組織把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同推進“民心工程”、深化城市數字化轉型等工作相結合,努力創造具有上海特色的黨史學習教育成果。
??楊浦區聚焦居民關注度高的民生問題,建立區領導牽頭解決問題的推進體系,在委辦局、街道層面建立相應工作機制,各承辦部門均明確工作重點和處理時限,合力形成解決方案。
??嘉定區結合工作實際,推進村居“開門第一事”、機關事業單位“表率辦實事”、國企“攻堅解難事”、“兩新”組織“融合促嘉事”等專項行動,建立重點任務清單,逐條落實,引導全區黨組織、黨員為群眾和企業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圍繞“黨旗在基層高高飄揚”主題,上海宣傳系統各單位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貫穿于學習教育全過程。上海廣播電視臺開展“民生一網通”城市文明治理融媒行動,傾聽市民需求,在線解答“急難愁”問題。市文旅局下屬市群藝館創新推出市民藝術夜校,精準對接中青年市民群眾藝術教育普及需要,做精做細做實公共文化服務內容供給,深受百姓歡迎。
??找準問題,謀定快動補好民生短板
??上午10時剛過,家住附近的老人們陸續前往陸家嘴街道社區長者食堂。一個多小時,堂吃已突破180客,送餐上門150客。
??方便老人在家門口用餐,一直是社區“嵌入式養老”的課題。近年來,上海正持續用力建設一批與老年人“養、食、居”密切相關的社區服務設施。市民政局表示,全市今年將新增50家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200個社區老年助餐服務場所。
??城市老齡化正是上海面臨的一個問題。只有找準問題,以問題為導向,才能補好民生短板。
??停車難一直以來同樣是諸多市民的煩心事。江浦路街道與有關部門協商,開放江浦公園地下車庫百余個泊位,供周邊居民錯時共享停車。街道還主動排摸轄區內商務樓宇、公共停車場、非主要路段,挖掘潛力為居民提供車位資源。
??“不能含糊地說‘很快’,要有具體的時間節點,把工作進度及時反饋給居民?!苯陙?,松江區承擔五個大居建設,體量大、任務重,配套設施短板較明顯。區領導表示,對于居民翹首以盼的急難愁盼問題,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謀定快動。
??奉賢區制定“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的“螢火蟲工程”,“黨有號召,我有行動”,圍繞住房、教育、醫療、出行等民生七件事主動作為。就業是民生之本。團市委通過前期調研,于4月底舉辦了“伙伴行動”在線新經濟企業校園招聘會,既滿足企業用工需求,又服務高校畢業生求職需要。未來,這類招聘會將走進“五個新城”、臨港地區等,覆蓋全市63所高校。
??技術賦能,辦實事正在升級中
??如今,越來越多的數字化應用場景出現在市民身邊。在黨史學習教育中,上海提出要加快形成一批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受用的生活數字化應用,讓城市中每個人都能享受智慧城市帶來的便利。
??變的是為市民辦實事的方式,不變的是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依托市大數據中心歸集的海量數據,市民去社區事務受理中心,亮出“隨申辦”中的電子身份證就能驗明身份;開車遇到交警查驗駕駛證,電子駕照也能派上用場;去醫院看病,打開手機里的醫保電子憑證,無需社??ū憧梢愿顿M結算。
??悄然在變的還有城市管理方式。今年4月,浦東新區城管執法局通過智能綜合信息平臺,開始對街面秩序實行數字化管理。過去治理主要靠人海戰術,如今通過技術賦能,將有限力量集中到問題易發地區,執法效率更高,街面更整潔、市民更舒心。
??用好“互聯網+”,將“為群眾辦實事”辦得更好。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核酸檢測成為市民的一項重要需求。通過互聯網醫院,上海已實現“線上預約、在線付費、線下檢測”的全鏈條服務,有效化解了線下核酸檢測開單造成的人流聚集隱患。
??借助數字化升級,如今核酸檢測的網上申請和新冠疫苗接種記錄均已實現實時查詢。為了讓在滬外籍人士便捷接種新冠疫苗,結合黨史學習教育,上海外國語大學共派出志愿者145人次赴本市13個接種點提供語言支持服務。
- 上一篇:沒有啦
- 下一篇:上海首次使用虛擬電廠“智慧減碳” 2021/5/10